通讯员:梅海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自觉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在重大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各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以珞珈之名写就的科技创新画卷浓墨重彩。
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攀升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洞察和重要指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布局,以优势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为双龙头,坚持并进扶持、协同发力,不断凝练方向、强化支撑,6年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共计2954项,直接经费达20.18亿元。学校科学家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勇闯“无人区”,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连年攀升。
心脑血管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血液中胆固醇浓度过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现有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合成和吸收的方式降低胆固醇水平,幅度有限且有一定副作用。为破解这一难题,宋保亮院士团队另辟蹊径,首创“胆固醇外排的新通路及降脂策略”,为研发促胆固醇外排的新型降脂药物指明了方向。该成果在《自然》发表,并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这也是该团队在胆固醇代谢领域的研究成果继2015年、2020年后第三次入选。
黑洞作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王伟教授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世界上首次观测到微类星体中亚秒级的低频射电准周期振荡现象,并揭示黑洞系统的该准周期振荡现象与相对论性喷流直接相关,打开了黑洞射电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新思路,相关成果于2023年7月27日在《自然》发表。一个多月后,《科学》以长文形式发表了天文系游贝副教授团队关于黑洞吸积磁场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黑洞吸积流中的磁场运输过程及磁囚禁盘形成过程。研究显示,黑洞并不像“饕餮”一样能吞噬万物,也会有“吃”撑的时候。
基因编辑技术是全球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的基因编辑工具主要集中于单个基因位点的小规模改变,对于更大范围的基因组结构变化作用有限。针对该难题,医学研究院殷昊教授课题组开发了名为“Amplification Editing(AE)”的基因组编辑工具,首次将精确基因组编辑的范围从单个遗传位点扩展到染色体尺度,相关成果于2024年6月26日在《细胞》杂志发表。审稿人认为:“AE标志着基因组精准编辑的重大飞跃——从仅针对特定基因扩展到修改整个染色体区域。”就在该成果发表的前一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吴冯成课题组关于石墨烯超导的研究成果、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高恩来课题组关于高动态强度纤维的研究成果分别在《自然》和《科学》发表。
前沿成果的密集产出振奋人心。2023年6月14日,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何光存教授课题组在《自然》发表长文,首次揭示水稻抗褐飞虱分子机制。同日,《自然》以长文形式发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等研究院付磊教授团队最新成果,揭示了液态金属反应体系中,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高熵合金的多组元原子混溶。同天两篇成果在顶刊发表,这是武大建校以来的首次。2024年,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等研究院雷爱文教授课题组在《自然》《科学》接续发表三篇高水平论文,首创程序化交流电合成新技术应用于铜催化碳氢键转化反应,取得电催化同位素标记突破性进展,首次揭示胺的自由基/亲核效应精准协同作用,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
袁荃教授团队为原子薄层纳米多孔分离膜领域难以兼顾渗透率和选择性的根本问题提出解决策略,蓝柯教授团队首次揭示气溶胶中新冠病毒载量特征,阴国印教授团队在环己烷合成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袁声军教授团队系统地展示了对于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可控调节和空间束缚,宋威教授和叶旭军副教授团队揭秘癌症患者肾损伤之谜,严欢教授团队首次提出人工设计病毒受体……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的“井喷式”涌现,多个“从0到1”的首次突破,彰显出武大原始创新的强大实力和蓬勃活力;一天“两连发”、一年“三连发”的背后,是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孜孜以求和不懈探索。勇当基础研究主力军,引领世界科技前沿,是武大科技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不懈追求。
二、围绕国家重大急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引领作用,着力加强有组织攻关,在空天信息、粮食安全、芯片技术、水利水电等多个重点急需领域坚持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德仁院士是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的开创者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面对我国遥感卫星核心元器件受限、软件受控的局面,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研制了我国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了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为我国从测绘遥感大国到测绘遥感强国的转变做出了杰出贡献。学校党委号召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深入广泛向李德仁同志学习的活动。
学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暨李德仁院士报告会,校党委书记黄泰岩、校长张平文向李德仁院士献花
巡天问地,助力建设世界遥感强国。李德仁院士主持的“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首创卫星遥感全球无地面控制高精度处理和数据挖掘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实现了高精度天空地遥感系统核心装备和技术自主可控,为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自给率从15%提高到85%以上做出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卫星遥感测图从有控制到无控制的行业智能化变革,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李建成院士主持的“中国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建立的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项目,推动中国高程测定从“石器时代”迈进“数字时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施闯教授团队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实现了北斗在交通领域体系化、规模化应用从无到有的跨越,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连续三年三个国家级一等奖,彰显了武大在测绘遥感领域世界领先的硬核实力。从自主研制的“珞珈一号01星”开始,武大人在“造星”之路上书写了多个第一: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首颗以学生为主体研发的卫星、首颗互联网智能遥感科学实验卫星、首颗医学遥感卫星……问鼎苍穹间,“武大造”卫星激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澎湃之力;从跟跑到领跑的背后,是“六院士同上一门基础课”不断夯筑的科研实力,是代代相传的科技报国志向和卓越学术追求。
攻克头号虫害,守护国家粮食安全。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关乎亿万家庭的温饱。影响水稻收成的重要因素是虫害,虫害中又以褐飞虱为最,严重时可使水稻成片倒伏死亡,严重危害我国粮食安全。瞄准这个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何光存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了水稻抗虫研究。他带领团队成功克隆了全球第一个抗褐飞虱基因,首次揭示了水稻抗褐飞虱分子机制,培育的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田间褐飞虱虫口密度降低85%以上。2023年12月,何光存教授获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是农学领域的三位获奖科学家之一。2024年世界粮食日,何光存教授所在的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科技护粮安”典型,入选全国“强法治保供给护粮安”九大典型案例。团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嘱托,传承已故植物遗传学专家、“水稻候鸟”朱英国院士心系国家粮食安全、专注水稻科研攻关的精神,为端牢中国饭碗不懈奋斗,培育出红莲型杂交水稻等数十个杂交水稻新品种,为国家累计贡献超过2.5亿吨优质稻谷,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播撒30多万吨优质稻种,推广面积超4.5亿亩。
锻造中国“芯”,突破芯片封装核心技术。芯片是全球高科技国力较量的焦点和国家安全的必争之地,封装技术是芯片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为改变中国在芯片封装、电子制造等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刘胜院士深耕该领域30余年,带领团队率先突破芯片封装核心技术,推动我国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由传统封装向先进封装的转变,研制的300多类产品覆盖通讯、汽车、国防等12个行业,引领了我国电子封装行业和装备的跨越式发展。2023年9月,由他领衔的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薄膜生长缺陷跨时空尺度原位/实时监测与调控实验装置”(简称“薄膜生长实验装置”)顺利通过验收。该装置集成了超快激光、超快光学成像、超快电子成像、真空互联等创新技术,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6月,刘胜院士荣获湖北省2023“荆楚楷模”年度人物。
打造水利重器,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智慧管理方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高强度土地开发等因素影响,长江流域综合治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给长江建一个“模拟器”,利用科技手段了解长江流域的“前世今生”,以大数据驱动长江流域综合模拟与调控决策,是夏军院士近年来重点推进的工作。长江模拟器大科学装置以长江为对象、水循环为纽带,将流域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耦合,实现对长江的智慧管理,为水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适应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多维度应对策略。由夏军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长江模拟器研发及其应用”成果入选2023“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并在相关国家部委和政府部门支持下初步应用。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遥至浩瀚太空,“珞珈系列”卫星俯瞰地球;广到无边田野,红莲型杂交稻麦浪翻涌;微达毫厘间铸就强国之“芯”,炫如数智化助力江河治理;王行环教授攻克微创等离子前列腺手术体系关键技术,刘泉声教授攻克深部复合地层隧(巷)道TBM安全高效掘进控制关键技术,闫利教授攻克厘米级型谱化移动测量装备关键技术……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闪耀着武大人自立自强的奋斗姿态,彰显着一所大学科技强国的责任担当。
三、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聚焦国家急需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按照“健全转化体系,打通产业链条;瞄准转化堵点,解决转化痛点;发挥优势资源,整合转化要素”的工作思路,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出台《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向北斗应用进军。北斗是我国时空信息技术和产业领域最闪亮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广北斗产业应用,让北斗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我校刘经南院士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北斗应用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是国际卫星导航定位组织三大数据和分析中心之一,北斗卫星轨道确定精度国际领先。中心在北斗高精度服务系统技术、国产卫星星载北斗实时精密定轨技术、北斗多源协同定位技术、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自主研制了一系列技术产品,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与湖北省、武汉市等地方政府,东风汽车、华为、百度、中兴通讯、腾讯等头部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和协同创新,为推动北斗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心团队联合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桥跨度达1700米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部署了多个北斗监测点保障桥梁安全。“相当于给桥梁安装了一个太空眼,”研究中心姜卫平教授说,“可以连续地、实时地、自动地监测桥梁的毫米级的变化。”这项技术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泛用于铁路、桥梁、大坝等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测,显著提升了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安全监测和智能运维能力。2024年1月3日,李强总理在武大听取北斗导航等重大工程技术研发情况汇报,对学校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要求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实现更大突破,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多作贡献。面向未来,刘经南院士的展望是——“加快构建更加智能、更加泛在、更加融合的综合时空体系。”
牵头组建湖北省北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向绿色发展而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我国每年产生固体废物超100亿吨,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领域。为把垃圾山变成“金山银山”,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侯浩波教授潜心固体废物的低碳再生利用研究,主持的项目“大宗细粒固废低钙重构制备超稳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首创了大宗细粒固废常温低钙活化新方法等关键技术,以及细粒固废“低钙常温解聚、超稳化学固结”和重金属“嵌入晶格固化”等新技术,形成了全产业链创新体系,实现了我国细粒固废规模化安全利用从0到1的突破,相关成果在20个省、市、自治区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广泛推广应用,为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精尖领域突破。射频滤波器又称射频干扰滤波器,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等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是射频前端芯片中价值最高、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前沿领域攻关项目。我国射频滤波器需求巨大,但市场基本被外国企业占据,自给率仅约5%。为打破这一局面,徐红星院士带领团队攻克了高端滤波器技术;工业科学研究院孙成亮教授于2019年发起创立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以射频滤波器为拳头产品。当创新链与产业链相结合,迸发出向“新”而行的强劲动能。目前,敏声公司具备从设计到制造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200多项专利,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射频滤波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实现量产。2024年1月5日,公司在武汉光谷建设高端射频滤波器研发生产基地,建成达产后预计年总产能可跃升至百亿颗级别,将有力解决我国高端射频滤波器难题。
六年来,学校面向经济主战场,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和地方产业布局,先后与三峡集团、国能集团、中国电信、浪潮、华为等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通过在中山、德清、合肥、无锡、厦门等地建设技术转移分中心、创新院等成果转化平台,构建了辐射全国重点区域的科创服务体系,以高水平科技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三年横向合作经费年均增长18.44%。2024年7月,学校获批武汉市概念验证中心备案单位。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聚焦测绘遥感地理信息、时空信息与定位导航、生命科学、医学医药、化学、物理、微电子、新工科等领域,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助力企业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服务湖北武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打造一流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责,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学科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支撑。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科技管理部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大平台和大项目为牵引、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一流科技创新体系。
谋划大格局,凝聚科技事业发展共识。2021年12月,学校召开全校科技大会,时任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出席。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十三五”以来学校科技事业发展成绩,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问题和任务,明确了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科技人才梯队、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任务,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韩进强调,要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大学的角度来谋划学校的科技事业,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任务中去开展学校各项科技工作,并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统一认识、凝心聚力、完善机制、追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窦贤康表示,要坚持“四个面向”,以人才为核心,以平台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学校科技发展实现新突破、见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实现学校科技高质量发展。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学校科技事业发展共识,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积极推动学校科技事业实现新发展。
召开全校科技大会
时任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在全校科技大会上发表讲话
组建大平台,铸就科技创新国之重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布局,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科研优势和潜力,精心策划、整合资源、主动作为,努力打造高能级重大科研平台集群,建设了以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平台为核心,省部级平台为基础,校级平台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先进光源建设稳步推进,该设施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行列的第四代低能衍射极限同步辐射光源(1.5GeV)和第四代中能衍射极限同步辐射光源(4GeV)为建设目标,瞄准光电器件(光)、极紫外光刻(芯)、新型显示(屏)、绿色能源(能)、生物医药(药)等产业领域中的核心技术研发,支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基础科学前沿开展的尖端研究,促进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信息科学、集成电路等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目前,学校有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还有若干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近年来,学校新增了湖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离子医学中心等重量级平台;获批细胞资源库、水风光清洁能源互补运行与控制模拟交叉集成创新支撑中心2项教育部科研能力建设项目;新增空天信息智能服务集成攻关大平台、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2个教育部重大科技平台,其中集成攻关大平台是全国首个获批,成为该类型平台的建设标杆。
争取大项目,引领重大科技创新攻关。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主动谋划、提前布局,不断拓展申报领域,持续优化项目管理机制,通过全面动员、精心组织、定向建议和跟踪服务等方式,加强统筹、指导和服务,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6年来,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82项,在信息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在新工科交叉领域呈现新的增长点;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项,其中2024年10项(含2项延续),首次突破两位数;新增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项。2021年,窦贤康院士主持的“近地空间天气多尺度过程和机理”、舒红兵院士主持的“病原体与宿主”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批,实现了湖北省零的突破。2022年,首次获批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计划重大项目1项;获批国内偏微分方程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23年,学校参与的“地球时空基准”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批建设;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项目首批试点单位。
组织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申报
六年来,一系列规章制度记载了学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坚定足迹。《武汉大学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基地)管理办法》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学院与研究机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武汉大学自然科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武汉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干制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武汉大学科研项目(自然科学)绩效发放办法》等系列文件贯彻落实“放管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修订《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团队的支持,引导学校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战略、面向科技前沿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
六年来,一组组亮眼数据鼓舞着学校科技事业发展的自信豪气。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最高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首次实现最高科技奖零的突破;获省部级特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6项,重要社会奖项一等奖31项;在青塔网发布的中国高校科技进步贡献100强中位列第四;首次实现年度杰青项目两位数的突破;连续两年在CNS顶级期刊发表成果突破两位数;以李德仁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技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科学探索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湖北省青年科技创新奖等崇高荣誉;学校科研体量持续增长,科研经费连年攀升,上账窄口径科研经费较2019年增长47%。
六年来,学校科技管理部门以服务师生围绕“四个面向”开展科技创新为宗旨,努力为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不断厚植的创新沃土上,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担使命、锐意进取,向着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理念先进、影响重大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加速迈进。
五、牢记殷殷嘱托,续写崭新篇章
极地科考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填补中国在极地科考领域的空白,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鄂栋臣教授立下“生死状”,作为我国首支南极科考队测绘班班长踏上了极地征途。从那时起的四十余年来,近200名武大师生先后出征,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勇攀科学高峰,是国内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实现了我国极地科考史上多个第一——绘制了我国第一幅南极地形图、命名了第一个中国南极地名、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南北极地图集、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极地考察管理信息系统,参与了每一个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创建工作,见证了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2023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充分肯定武大师生为我国极地科考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勉励广大师生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对武大师生坚持极地科考事业所作贡献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取得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武汉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的殷切希望。2024年10月26日,第4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武汉大学5名队员接过出征旗,踏上新的科考征程。此次他们将奔赴南极长城站、泰山站、昆仑站、中山站、秦岭站等站点,承担环南极环境与地球物理调查、空间物理越冬观测、验潮观测、站点建设等多项任务,续写武大人极地科考的光荣新章。
中国第4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武汉大学队员出征仪式
科技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新的重大探索已在路上。李德仁院士带领团队打造的通导遥一体化“东方慧眼”计划正在顺利实施,未来将建成一个拥有200多颗卫星的遥感智能“星座”,实现全球范围遥感数据从获取到终端应用的快、准、灵服务,拥抱无所不在的时空智能;新建的武汉数学与智能研究院、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武汉大学新型电力系统与国际标准研究院、武汉大学水工程科学研究院、机器人系等一大批创新平台,瞄准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双碳”等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医学+X”融合创新蓬勃发展,医工融合研究院、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等交叉创新平台正在孕育新的增长点;人才强校有力支撑科技队伍建设,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推动科技创新浪潮奔涌向前;科学家精神在珞珈山蔚然成风,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氛围愈加浓厚……
“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业务首发星、一批前沿交叉创新平台成立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大国和知识产出大国,科技强国建设蹄疾步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迸发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如何担当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校党委书记黄泰岩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论述有机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牢牢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校长张平文号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自觉担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责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为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
面向未来,全体武大科技工作者信心满怀,必将牢记嘱托、不负期望,把握大势、克难奋进,立足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实际行动答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武大何为?”的时代问卷,奋力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武大新篇章!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