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轶
自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教育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牢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应用导向,强化系统思维,注重统筹协调,理顺工作机制,紧紧围绕“以智慧校园为基座,系统式构建数智生态”,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持续夯实数字基座,努力为学校教育、管理、科研、服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为“数智武大”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和重要支撑,打造了一批优秀应用案例。
2023年数字教育标准典型应用案例
IPV6应用优秀案例
加强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积极构建“一盘棋”工作格局
完善体制机制。构建了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和决策、“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咨询和指导、职能部门参与和协同、信息中心执行和落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用户委员会”反馈和评价的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统筹集约发展。统筹战略规划和布局,形成全校一盘棋;统筹技术规范和标准,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统筹项目实施和管理,推进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各部门信息化项目集中申报、专家审核、立项建设、采购审核、中期检查、验收交付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根本扭转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局面。2020年以来,已连续实施4轮信息化项目年度集中申报,确保信息化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开展专项工作。2021年以来,每年开展专项工作推进数字化发展,如“数字赋能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重点建设以“办好一件事”、“填好一张表”、“盖好一枚章”、“报好一笔账”、“投好一张票”、“上好一堂课”、“用好一份餐”为主要内容的七个典型应用场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专项活动,推进网络通、体验好,数据通、共享好,业务通、融合好,平台通、协同好;“双百计划”行动,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努力实现办事环节更简、办事材料更少、办事时限更短、办事便利度更优;“智慧治理提升”行动,纵深推进“数智武大”建设,全面推进管理服务“一网通办”、校园治理“一网统管”、办公运行“一网协同”、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努力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精准服务一个人、全面智理一校园”。
聚焦公共服务+业务应用,积极打造“一体化”支撑平台
做大一张网。持续加强校园网建设,校园网主干链路带宽80Gbps,校园网出口带宽73G,无线AP28000颗,新增室外无线AP450颗,成为华中地区首个实现室外无线全覆盖的高校。建成全校视频会议系统,并开通 Zoom 国际视频会议账号服务师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此外,部署Eduroam全球教育无线漫游服务,为师生留学深造、科研合作等提供开放便捷的环境。
做强一朵云。持续增强学校私有云“珞珈云”支撑能力,实现硬件集群、资源融合、管理集中,一方面支撑全校60多个二级单位130多个信息系统运行,另一方面建成两个网站群实行分类管理。
学校IT资源建设
做实一平台。持续优化高性能计算平台,建成校级超算中心,服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计算能力达7000万亿次/秒,综合实力居全国高校前列,累计开通用户6,558名,计算时间30,046万核时,支持科研项目200多项,发表SCI论文1,115篇,服务于全校28个学院和科研机构;2019年6月在全球TOP500评测中,我校超算平台算力性能位于全球第297名。
超算中心
做优一张卡。持续提升校园卡体验,兼容多种介质模式,包括实体卡、珞珈e卡、手机NFC校园卡、人脸等;持多个应用场景,包括消费、宿舍门禁、会议考勤、图书借阅、就医挂号等;聚合多类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宝、微信、云闪付;开通多项服务功能,包括自动充值、他人充值、余额不足提醒、照片上传等,师生体验得到极大提升。
做精一门户。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打造“三端”(PC端、APP端、小程序端)融合门户,实现业务应用统一管理、人员角色精准授权、消息日程统一推送、个性订阅通知公告。目前已上线221个校园应用。其中,统一消息平台支持站内消息、微信消息、短信平台、邮件等多种模式,对接100多个业务系统和流程服务,实现标准化接入、个性化订阅、精准化发送的消息服务。
“三端”融合门户
突出用户体验+数据赋能,积极推进“一站式”师生服务
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构建一体化数据共享目录、技术标准、服务体系,提升数据供给能力与质量。深入开展数据治理,促进数据共享,累计为42个单位140个应用系统提供数据交换服务,年度数据交换共享达82.45亿条,实现全校核心信息系统数据同步交换共享,彻底解决职称评审、聘期考核、导师遴选等方面的“重复填报”问题。
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流程通、数据通、身份通、消息通,累计上线管理服务流程273项,服务师生365万余人次,入驻单位40家,基本覆盖所有机关与直属单位。上线“珞珈直通车”线上服务平台,畅通学校与师生沟通渠道,问计、问需、问政于师生,实现“小平台、大服务,小切口、大民生,小治理、大提升”,成为走好新时期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完善师生“一张表”。建成学生个人数据中心,汇聚学生学习、生活等数据,涉及17个部门41个系统,实现学生成长全周期贯穿、管理服务全流程优化、学生信息全覆盖掌握。建成教师个人数据中心,汇聚教学、科研、论文、奖励等数据,涉及15个部门18个系统,根本解决职称评审、聘期考核、导师遴选等“重复填报”问题。上线教师“项目经费”查询应用,教师可通过手机便捷查看个人所有科研项目经费、间接费使用明细以及余额和进度等。上线学生“我的费用”查询应用,既方便学生随时查看个人收入、支出情况明细,又为管理部门统计分析和查询提供便利。
辅助领导科学决策。积极推进“领导工作台”建设,梳理教学、科研、人事、学工、财务、资产等6大业务域92项核心指标数据,为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学院提供22项数据展示及查询,年访问量32万次。
赋能学院内控管理。采用“1+N+X”模式,搭建一体化学院综合服务管理平台,“1”表示校级统一底座,集约建设;“N”表示N类核心应用,整合汇聚教职工、学生、科研、教学、资产等数据信息实现院内数据共享,为学院提供人、财、物、教学、科研等数据统计分析和多维度展示;“X”表示个性化服务,结合院系个性化管理要求,开发个性化服务,实现“一院一策”,实现校院两级数据打通共享,从整体上提高学院工作效率,为学科建设、学院管理等提供有效支撑服务。
优化信息系统供给模式。以“人”为核心,以“财”为抓手,以“事”为牵引,配合各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新建、迭代一批业务信息系统,协同推进系统深度融合和数据开放共享,大力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如上线全新“校园报修”平台,真正实现“一个入口、一站办理、一键反馈”;上新工会福利平台,畅通电商货物上架机制,对接工会会籍系统会员数据,实现福利发放精准管理。
持续推进数据共享
探索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积极试点“一键式”解决方案
初步建成“智问珞珈”平台。利用智能人机交互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对问题进行智能匹配,个性化响应,为用户提供即时、准确、个性化的问答服务,实现好问、好查、好用。
推进AI智能检索服务。重构智慧珞珈搜索引擎系统,以“检索”为牵引,实现一站式AI检索,通过识别关键词、理解语义和意图,以及处理复杂的语法结构和语境计算。覆盖办事大厅所有承载的业务,包括日程、待办、新闻、学术会议论坛的相关内容搜索,提升用户体验。
建成智能填报中心。建成全校统一的智能填报中心,支持审批审核功能,满足各单位各类在线填报服务,有效减少线下填报和重复填报。
打造“新生AI助手”。对接数字迎新系统,为2024级新生提供智能化迎新服务,全天候、全方位地回答新生常见问题,并提供常用服务功能入口,涵盖迎新流程、课程咨询、生活指南、交通信息、安全教育等各方面,营造便捷温馨的入学体验。累计有15000人+使用,处理各类提问67000次+。此外,试点建设AI财务小助手,搭建统一财务问答助手服务平台,内置各类线上财务相关收费、报销等业务问答对条目259项,实现自动收集和整理财务数据,大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此外,学校还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狠抓网络安全和专项治理,积极构筑“一张网”防护体系,确保校园网络和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接下来,学校将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基本原则,持续筑牢智慧校园数字基座,深入开展“智慧治理提升”行动,纵深推进“数智武大”建设,全面推进管理服务“一网通办”、校园治理“一网统管”、办公运行“一网协同”、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努力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精准服务一个人、全面智理一校园”。
(供图:信息中心 编辑:相茹)